1月19~20日分别邀请农业部有关司局领导和综合部门负责同志,针对中国农学会如何地配合农业部各单位业务进行座谈。
3月16~20日,在北京举办“全国农业科研选题高级研讨班”,学员来自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科研和大专院校的领导和科研管理人员,共计102人。研讨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业后编辑出版了《国家科技计划运作与管理—农业科研推广立题及申报指南》一书,受到有关单位的好评。
3月《中国农学会信息指南》创刊。
4月6日,中国农学会、中国特产报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大会”,出席会议500多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国务委员陈俊生等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并为特产之乡代表颁发牌匾和证书。
5月3日在北京成立“中国农科学会秘书长联席会”(简称“农科联”),有25个全国性农科学会参加“农科联”。中国农学会秘书长孙翔为执行主席,办事机构设在中国农学会。
6月11日在北京举办“国家重点农业投资项目申报与管理高级研讨班”,学员200多人。1996年4月、8月在北京分别为河北、江苏、河南、山东、山西举办两期“国家重点农业投资项目申报及管理高级研讨班”,学员共计200多人。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7月20日,发布“全国高优农产品及实用农业技术”,申报产品(技术、项目)共268家,受理166家,其中32家获得通过,向全国或适宜地区宣传推荐。
7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批准农业部(委托中国农学会)立项建设“杜仲精胶示范厂”(国家农发基金项目),该厂于1996年8月通过农业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验收。 11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杜仲产胶量的研究与开发”列入1995年国家星火计划;同时,国家计委批准“杜仲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基本建设项目,与北京市顺义县科委联合在顺义县三高农业开发区开始兴建,1996年7月成立“北京华仙杜仲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8月4~8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全国农科教结合研讨会”,出席会议84人,交流论文50多篇。会后编辑出版了《中国农科教结合问题研究》一书,会议形成的文件提供给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科教结合试点工作会”上,受到好评。
8月18日,中国农学会和农业部职称领导小组以农职办(1995)25号文件下发《关于切实重视学会专兼职干部职称评聘工作的通知》。
8月7~11日在黑龙江省安宁县召开“第二届全国青年农学学术年会”,出席会议120人,交流论文218篇。会前编辑出版了《第二届全国青年农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9月15~30日应甘肃省人民政府邀请,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院士率高级农业专家组赴甘肃河西地区,对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考察调研,提出了《关于加快甘肃河西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建议》。
10月15~17日,在昆明召开“全国特种动植物市场与发展研讨会”,出席164人,接受专家咨询100多人次,达成合作意向60多个,成交额1000多万元。
10月23~26日,“中国农学会派遣研修生15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洪绂曾会长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日中农交会长八百板正率团参加活动。15年中,中国农学会共派遣赴日、美研修生1300多名。
10月,《中国当代农业科技专家名录》第一辑正式出版发行,收录高级专家3000余名,受到社会的好评。
10月29日至11月1日,与农业部农业司、综合计划司联合在江苏省锡山市召开“全国10000亿斤粮食讨论会”,出席会议代表100余人,交流论文100余篇。会后编辑出版了《2000年中国粮食论坛—5000亿公斤粮食研讨会论文汇编》。会议提出的《关于本世纪末实现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目标的建议》,姜春云副总理批示:“印发中央农村领导小组各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阅”;部分内容被当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采纳。
11月2~4日在江苏省华西村召开“全国科教兴村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42人,交流论文30篇。会后编辑出版了《中国科教兴村理论与实践》一书。
11月9日陈俊生国务委员接见中国农学会邀请的八百板正为团长的日中农交代表团。
经中国农学会推荐,吴常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沈荣显、赵华箴、方智远、傅廷栋、辛德惠、曾德超、李光博、向仲怀、汪懋华、袁隆平、任继周等当选为首届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月5日,中国农学会提出的将西南资源“金三角”、甘肃河西地区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开发区域的建议均被国家采纳,西南资源“金三角”、河西地区分别列入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农业综合开发五大片中的二片。
12月25日,中共农业部党组任命李可心为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