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科发展

循环经济最适合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建设

时间:2006年06月20日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量:      【 】  
       一、循环经济和农业产业化遵循的都是生态原理
       循环经济思想的提出起源于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关注。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指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已有的文明,生态环境恶化如不及时遏制,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受到发射到太空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把地球看成宇宙中一个与飞船一样的孤立无援的系统,他们的共同特征都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类不断消耗其内部的有限资源,并且改变内部的环境。一旦其内部资源被消耗殆尽,内部环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就会在其内部毁灭。因此,必须不断地重复利用其有限的资源,保持内部良好的环境,人类才可能延长这个系统的运转寿命,并在其中生存下去。地球内部资源对于不断增长的资源消耗者(人类)来说,是非常有限的。地球自身资源再生和自然平衡与生态恢复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对其资源的消耗速度和对生态系统破坏的速度,都已经远远高于其恢复的能力。由此鲍丁尔主张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资源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鲍丁尔的循环式经济的概念,可以看作是循环经济思想的基础。
       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不同的文献有着不同的表述。作者认为循环经济是人类向自然学习的成果。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进程中解决资源环境制约的最佳途径。自然界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四部分组成:
       1. 非生物成分  包括太阳辐射能、H2O、CO2、O2、各种无机盐类和蛋白质、脂肪、糖类、腐殖质等有机质。
       2. 生产者  生产者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与化学能合成细菌。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吸收的无机物合成为葡萄糖以及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质,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中,为地球上一切生物提供生存物质和能量。
       3. 消费者  消费者包括各类动物,属于异养生物。它们不能利用太阳能制造食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依靠植物资源获取所需要的能源,维持生存。
       4. 分解者  主要指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它们把动植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有机体等复杂的有机物逐渐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被生产者重新吸收利用,它们在有机质降解过程中获得能量和营养物质。
       在生态系统中以植物为起点,生物以吃和被吃的关系,形成“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食物链。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物质沿着食物链循环式流动。能量以物质为载体,同时又推动着物质的运动,能量流和物质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流转。物质循环有:水循环;气体型循环(二氧化碳、氧、氮、氯等);沉积型物质循环(磷、硫、碘、钾、镁、钠、钙等)。
     循环经济借鉴生态学的原理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 能源得到多层次开发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农业产业化是按照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原理,通过延长生态链和产业链多层次的利用光合产物,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连接起来,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产品增值增效。农业产业化和循环经济遵循着共同原理。所以,最有可能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建立起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和农业产业化使用的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
       循环经济要求所利用资源大部分是可循环的或可再生的,产品经使用后,可以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只有少量的废弃物。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利用太阳能、沼气和风能等;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
       而农产品恰好是可再生资源。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可以生产许多有用的产品,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很大。例如: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开发;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的利用开发;有机废弃物的开发等。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排放的污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是发展能源(酒精和沼气)、制造饲料和肥料、提取其他有用物质的好原料。   
       近20年随着高效、常温、厌氧发酵工艺的开发,上述农产品加工废水可用来生产沼气、饲料和肥料。
       三、循环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目的都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不足、能源短缺、一些重要矿产资源贫乏,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着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农业产业化也是在延长生物链和加工链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循环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共同的目的是有限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建设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应该率先实现的目标。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