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农业科学技术普及

适用的、有效的就是好的科普形式

时间:2006年09月19日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量:      【 】  
       科普工作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方式,一直是中国科协的重要工作,特别是《科普法》颁布实施以后,科协更是被赋予开展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的职责。我认为,适用的、有效的科普形式就是好的科普形式,不一定要片面追求新奇的、高技术的科普形式。对于今后中国科协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普质量,我认为要围绕贯彻国务院颁布的《科学素质纲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以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为重点,围绕节约能源、健康生活等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群众迫切需要的内容开展科普宣传;二是要以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提高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提高;三是要创新科普手段,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等现代科技传播手段的作用;四是要加强科普场馆等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科普资源的开发,为开展科普工作提供服务;五是要加强优秀科普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科普质量和水平。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科技人员占全国科技工作者总数的一半以上,科技人员相对集中,学科覆盖面广,团结和动员企业科技人员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是中国科协的重要任务。
       目前,中国科协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广泛建立了基层组织。长期以来,企业科协团结、动员和组织全国企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87年开始,中国科协会同原国家经委在企业科技人员中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该项活动每年有近万家企业、150余万科技工作者参加。
       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中国科协将坚持“发挥优势,搭建舞台,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方针,通过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典型示范、表彰宣传、交流总结、扩大成果、建立机制、规范管理等各项工作,推动“讲、比”竞赛活动深入开展,为促进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出新的贡献。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