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咨询 > 调查研究

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全面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时间:2006年03月18日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量:      【 】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全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心任务,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全面提升我国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和农业国际竞争力。

  杜青林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农业对外开放,不断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农业“引进来”成效显著,我国有效引进和利用国外资 金、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走出去”初具规模,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积极参加多双边农业贸易谈判,加强农业经济技术交流与 合作,我国在国际农业事务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全球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流动加快,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关联度明显提高,我国农业国际合作 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要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 展。一要加强农业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打好“五张牌”,即打好农作物杂交生产技术、动植物保护技术、设施园艺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农村能源技 术等五张牌。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成果,做好消化吸收和转化利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二要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加强境外 农业资源合作开发。主要是发挥好农垦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远洋渔业企业的作用。三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农产品贸易持续较快增长。要加快推进优势 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发展具有出口优势和进口替代作用的农产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规模化、优质化、专业化出口基地建设。

  杜青林强调,要努力构建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的工作机制。各级农业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 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农业国际合作。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管理、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大境外农业 资源和农产品市场的开发力度,促进我国良种、优势农业技术、设备和农产品“走出去”,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二要抓好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各级农业 部门要科学制定“走出去”和“引进来”规划,提出产品、服务、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实施方案,千方百计争取信贷、财政和税收政策的支持,引导农业企业开拓国际 市场、建立境外生产基地。三要强化对“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指导和服务。从强化职能和加强部省协作入手,建立起上下结合、分工合作、运转高效的联动机 制。四要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外经外贸复合型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外语精通、具有实干精神的外事外经干部队伍。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