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咨询 > 咨询建议

新世纪新阶段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时间:2006年10月11日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量:      【 】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又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努力承担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认清形势,紧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做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今 年初,中央做出了有关决定,成功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这些重大战略部署 标志着又一个科学春天的到来。可以说,科技工作者迎来了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时代挑战。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发展。知识的创造、传播、运用和扩散的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家、地区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全球地 区差距和贫富差距都在加大,各种突发性危机此起彼伏。为适应这些变化,各国都在建立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的国家创新体系,都在强调人才和知识的作用,都在依 靠技术创新持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的争夺。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生命、纳米和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科学突破,带来新的技术革命和催生新的产业群。空间和海洋的研究 利用将开辟人类生存的新空间。材料、能源、环境、农业、医药和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将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对世界的和平与 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带来新的后发机遇及严峻挑战。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按照发达国家过去的发展模式实 现现代化,必须依靠教育、科技、文化和法律,培育素质良好、道德高尚、勇于创新、奋力拼搏的劳动者大军、高水平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迅速走上资源节约、环 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 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积极宣传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积极投身自主创新的伟大实践。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全局的若干重要领域,紧紧盯住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 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到技术创新第一线,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要自觉肩负起科技兴农的历史责任, 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为天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把科研与科普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科普事业,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让科技之光普照中华大地。

  努力建设创新文化,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在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方面,我国科技界要率先垂范。归根结底,创新要由掌握知识和富于创造性的人来实现。从家庭、学 校,到国家、社会、部门和企业,都应注重人才素质的提升,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更新。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和人文知识,又富于创造性 的各类专家、熟练技工和管理人员,造就一大批有战略和长远眼光、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的创新科技团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超越。

  以人为本是创新文化的基础。建设创新文化,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要将以人为本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对科技管理者的要求,是通过理解、尊 重、授权和支持,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科技人员在为国争光的同时,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对科技工作者的要求,是要看重和爱护 自身人格,做到自尊、自强和自信,尊重别人并且以诚信待人待事。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历来都坚持不为利诱,不为威屈,忧国忧民,一身正气,在社会道德建设中 起到中坚作用。

  科学精神的精髓是求真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追求反映客观世界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无止境的,真理的认识也是无止境的。创新是科学精神重 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创新不能掺杂任何主观和私利的成分,必须坚持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科学方法,坚决反对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更不能自甘堕落 地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唯利是图。要正确处理任务与学科、重点与全面、基础与应用、竞争与协作等方面的关系,建立合理的同行评议和成果评价体系。要在尊重 个人选择,发挥个人作用的同时,强化完成国家任务的责任和团队协作精神。

  要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科技界以及全社会得到充分弘扬。科技工作者不仅要研究客观世界规律,还应该具有崇高的社会责 任感和道德感,关心整个人类和社会的命运,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科技界热爱祖 国、奉献人民的优良传统,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奋发图强,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