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雄风,男,汉族,1981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18年至今任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副秘书长;2018年至今任河南省植物生理协会常务理事; 2019年至今任河南省“一带一路”棉花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
马雄风同志通过筛选种质资源材料,利用复合杂交聚合育种的方法,以衣分为主要改良目标,创制出衣分明显改良且其它性状协调的亲本材料150余份;进一步通过黄萎病、枯萎病二次交叉鉴定,筛选出抗黄萎病、枯萎病材料80余份。长江育种团队利用这些鉴定出来的优异材料培育出以中棉所63为代表的系列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12个。其中中棉所63是目前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抗虫杂交棉品种,占同时期长江流域棉花产量的近90%,连续六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导品种,推广5755.6万亩,经济效益42.63亿元。
为了进一步揭示中棉所63等系列强优势杂交棉高产的分子遗传基础,马雄风同志通过对26个优异亲本进行重测序和血缘追踪,发现了优异亲本基因组中共有的核心基因组片段,并且在核心区段内发现了4个与细胞壁相关的受体激酶类WAKL基因;进一步通过关联分析发现GhWAKL3基因与衣分显著关联。该研究揭示了强优势杂交棉系谱优异亲本创制的分子轨迹及其优异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为今后高产稳产杂交棉品种选育提供了基因资源及理论支撑。
在以上工作基础上,马雄风同志针对新疆和中亚生态特点,深度挖掘中亚国家棉花基因资源,培育出高产、稳产、早熟优质棉新品种中棉113。该品种被列为2020新疆建设兵团第七师棉花推荐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