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重庆市农学会第四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5年学术年会在渝召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崔晋波、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陈锐、重庆市农业行业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专职副书记颜彦、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科教处一级调研员杨福满,以及来自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单位、企业等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重庆市农学会副会长、西南大学副校长葛信勇主持。

崔晋波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重庆市农学会在科技服务、技术评价、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希望学会充分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开展更加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学会事业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颜彦讲话指出,重庆市农学会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普教育活动,有效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科技咨询服务,在助力乡村振兴、惠民兴县、科技助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他希望,重庆市农学会持续强化政治、组织、思想建设,推动学会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奋力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与会代表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由重庆市农学会副会长罗雪峰作的《重庆市农学会章程(修订稿)》修改说明,重庆市农学会副会长唐鹏飞作的2024—2025财务收支报告,重庆市农学会秘书长许明陆作的理事会工作报告。今后一个阶段,重庆市农学会将组织开展“巴渝农业科技奖”的评选,积极推进一批团体标准的制定,以奖项激励科技创新、以标准引领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提升学会的行业凝聚力与社会影响力。
来自不同领域的4位专家作了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高峰作的《“轻松安全节能高效”是智能装备的核心价值》报告,强调智能农业装备应坚持“好用、耐用、能赚钱”的实用导向;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兼)王仕杰作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动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的工作思考;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从基础研究出发,阐述了《带状套作大豆产量形成的根冠协同调控机理》,为大豆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中国农学会研究员刘荣志分享了《社会组织开展评价工作的有关思考》,为同行提供了工作借鉴。
这次会议的召开,强化了学会的组织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为促进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巴渝和美乡村建设汇聚了智慧与力量。
审核:体系建设处

